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青海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的决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3:47:43   浏览:808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青海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令

第 90 号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青海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的决定》,已经2012年10月24日省人民政府第10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 长 骆惠宁

  2012年11月22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青海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的决定



  省人民政府决定对《青海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条修改为:“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的采矿权人,应当依照《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和本实施办法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

  “前款所称采矿权人是指具有法人资格,并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企业或单位”。

  二、第三条修改为:“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主管全省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管理工作”。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四条:“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应当坚持应收尽收、专款专用和量入为出的原则”。

  四、删除第五条第二款。

  五、第六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石油、天然气及察尔汗、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一里坪盐湖资源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征收”。

  六、第七条第一款修改为:“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矿种及费率,按照国务院制定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率表》执行,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照下列方式计算:”。

  第五款修改为:“采矿权人对原矿或精矿直接冶炼、深加工的,以提供冶炼、深加工的原矿或精矿数量计算销售收入计征。不宜计算的,由征收部门审核,经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以加工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

  七、第八条第一款修改为:“矿产资源补偿费按季缴纳。采矿权人在每季第一个月的15日前缴纳上季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也可提前预缴当季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八、第九条修改为:“采矿权人中止或终止采矿活动的,应缴清矿产资源补偿费。对未销售的矿产品,经征收部门核算结缴矿产资源补偿费后,方能办理中止或者闭坑手续”。

  九、删除第十条。

  十、第十三条第四款修改为:“《矿产资源补偿费专用缴款书》、《矿产资源补偿费自收汇缴专用收据》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管理”。

  十一、第十四条第三款修改为:“对减缴额50万元以上的申请,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签署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十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情况的统计汇总工作,编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有关报表,应当逐级上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时抄送同级财政部门”。

  十三、第十五条修改为:“属本省支配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矿产资源补偿费用于地质勘查、矿产资源节约利用及保护和征收部门补充经费”。

  十四、删除第十六条。

  十五、第十七条修改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节约利用及保护和征收部门补充经费的具体管理使用办法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规定”。

  十六、第二十条修改为:“征收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并有义务为被检查人保守有关秘密”。

  十七、第二十三条修改为:“对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表彰奖励所需资金在其工作经费中列支”。

  十八、删除第二十四条。

  十九、第二十六条第(四)项修改为:“未在限期内补缴矿产资源补偿费”。

  二十、删除第二十七条。

  二十一、第二十八条修改为:“对征收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和本实施办法截留、坐支、挪用、私分矿产资源补偿费和罚款以及在征收中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领导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二十二、删除第二十九条。

  二十三、删除第三十条。

  此外,对条文的个别文字做了修改,对条文的顺序作了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青海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立全国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立全国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的决定

法〔2012〕1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认真贯彻落实“一个目标、两个转变、三个倡导”的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现场教学,确保培训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根据《2011-2015年全国法院教育培训规划》,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等49个法院确立为全国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承担国家法官学院和本省区法官培训机构的现场教学任务,并发挥在全国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中的典型示范作用。

这49个法院在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院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均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大多拥有全国模范法院、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各现场教学基地要积极承担国家法官学院和当地法官培训机构的现场教学任务,通过接待安排学员观摩庭审、介绍工作经验、组织参观法院软硬件建设情况,以及定期向培训机构提供典型案例、优秀庭审录像等方式参与培训教学。要积极研究探索有效的现场教学形式,丰富完善现场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现场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和国家法官学院将对全国法院现场教学基地实施统一指导和管理。国家法官学院和各地法官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各现场教学基地的优质教学资源,有计划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要对现场教学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不断推进现场教学工作的改进与提高。各高级人民法院要在全国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成功经验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和培训需求设立省级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通过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促进培训质量的有效提升,进而有力推动法院队伍建设不断进步。

附:全国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名录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全国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名录


北京市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东城区人民法院

海淀区人民法院

石景山区人民法院

房山区人民法院

天津市

西青区人民法院

滨海新区人民法院

河北省

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法院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山西省

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法院

内蒙古自治区

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法院

辽宁省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

吉林省

延吉市人民法院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

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海市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江苏省

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江阴市人民法院

浙江省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安徽省

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

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法院

福建省

晋江市人民法院

江西省

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

山东省

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

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

河南省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安阳市文峰区人民法院

湖北省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湖南省

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浏阳市人民法院

广东省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广州市萝岗区人民法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

海南省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

重庆市

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四川省

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

贵州省

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

云南省

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法院

陕西省

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

甘肃省

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

青海省

湟源县人民法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农八师中级人民法院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城区户外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城区户外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浔阳、庐山区人民政府,九江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及驻市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研究,现将《九江市城区户外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九江市城区户外广告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 第一条 为加强户外广告管理,规范户外广告活动,促进户外广告的健康发展,维护城市容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江西省户外广告管理条例》、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江西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在江西省九江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复函》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户外广告经营及其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户外广告,是指下列户外商业广告和户外公益广告。
 (一)利用户外广告设施发布的广告;
 (二)利用彩旗、刀旗在户外发布的广告;
 (三)利用墙体发布的广告;
 (四)利用店面门头、招牌发布的广告;
 (五)利用车、船等交通工具发布的广告;
 (六)利用飞艇、气球等升空器发布的广告;
 (七)利用实物模型、气模型等发布的广告;
 (八)在户外发布的其他类型广告。
 本办法所称的户外广告设施,是指在户外专为发布广告而设置的灯箱、霓虹灯、电子显示屏(牌)、电子翻版和电动翻牌装置、橱窗、广告架等物质载体。
 第四条 九江市工商局是户外广告内容的审核登记及日常监管机关;市执法局是户外广告设置的审批及日常管理机关。
第五条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不合法的费用。对不能出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的行政收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有权拒绝。
第六条 在户外广告经营活动中,禁止任何形式的垄断或者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 户外广告内容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要求。
 第八条 户外广告使用的语言文字、汉语拼音、计量单位等应符合国家规定,书写印刷必须清晰、规范、准确。

第二章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

第九条 市执法局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城区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执法局按规划组织实施。
第十条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应当包括广告设施设置的条件、地点、种类、规格、规模、有效期限等主要内容。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应当随城市发展和建设情况进行修订并及时予以公布。
 第十一条 户外广告设施应当牢固安全、整洁美观、符合相应的技术、质量标准。户外广告设施使用者应当定期维护、加固或者拆除户外广告设施。
 第十二条 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设施,其使用期为两年,超过期限还需继续使用者,必须在设置期限届满前30日内到审批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第十三条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场地或者设施的使用权,可以通过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取得。
 第十四条 设置户外广告设施的城市重要场所、主要道路两侧的公共场地、公共设施的使用权应由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出方案,通过招标、拍卖或者其他公开竞争方式出让。
 第十五条 广告经营者依照本办法第十三、十四条的规定取得使用权的,其户外广告设施的设置视同已办理审批手续。
 第十六条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审批机关,在办理审批手续时,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日内办结审批手续,作出书面答复;逾期未作出书面答复的,视为同意。
 第十七条 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设施,在使用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占用、拆除、迁移、遮盖或者损坏。
 第十八条 因城市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拆除使用期内的户外广告设施时,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审批机关应当在30日前,书面通知户外广告经营者限期拆除。因此对户外广告经营者、设施设置者造成经济损失的,需要拆除户外广告设施的单位应当给置换或相应的经济补偿。

第三章 户外广告发布

第十九条 户外广告应当由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广告经营者设计、制作、发布。
 第二十条 发布户外广告,应当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发布。
 第二十一条 户外广告的登记编号,应当与户外广告同时发布。户外广告审核登记后,3个月内未予发布的,登记自行失效。
 第二十二条 禁止在电线杆、树木、住宅楼道上以及其他未经批准的场所书写、刻画、张贴户外广告。
 第二十三条 提倡使用霓虹灯等灯饰方式发布广告,以美化市容市貌。不提倡使用横幅、巨幅、竖幅等布幔方式发布广告。
 公益活动需要使用横幅、竖幅方式时,其发布须经市政府批准,到市执法局办理登记手续。
 第二十四条 禁止在主要干道临街建筑物二层楼面至顶楼檐口的外墙上设置发布任何形式的广告。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凡涉及到户外广告发布内容审核方面违法、违规的,一律由市工商局负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
 第二十六条 凡涉及到户外广告设置、使用、维护、更新等方面违法、违规的,一律由市执法局负责查处。
 第二十七条 市工商局、市执法局在实施户外广告查处时,必须依据国家、本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 第二十八条 户外广告审核、审批和监管机关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第三十条 非法占用、拆除、迁移、遮盖或损坏在使用期内户外广告及设施的,由行为人赔偿广告及设施使用者、所有者的经济损失。
 第三十一条 因户外广告设施倒塌、脱落等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由设施的使用者、所有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