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伤赔偿维权/李卫存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7:00:38   浏览:826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论工伤赔偿维权

李卫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并存的局面,劳动关系也从单一发展为多元化,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劳动用工、工资、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企业的劳动关系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与过去相比劳动争议案件出现了集中性、对抗性、群体性、社会性等特点。如何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仅从工伤维权的角度进行论述。

【关键词】 工伤;工亡;工伤鉴定;损害赔偿


目录
一、工伤的概念
二、工伤的认定
三、工伤、工亡待遇
四、小结

  工伤,对大家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概念,然而当我们直面它时,又似乎对它不够了解,什么情况才算是工伤?工伤是如何认定的?工伤者享受何种待遇?面对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工伤的概念

  工伤,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劳动者在进行工作活动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意外事故伤害以及职业病伤害。在1921年的国际劳工大会公约中对“工伤”的定义是:“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为工伤。”1964年的国际劳工大会将职业病和上下班交通事故列入工伤赔偿范围之内,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同时该条例又在第第十五条中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综上所述,工伤可以概括为在工作过程中或在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其它活动中发生的事故伤害、职业病【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以及劳动法规规定的法定情形。


一、工伤的认定

(一)工伤的认定程序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对于现实中有关用人单位怠于申请或因害怕承担责任二拒不申请工伤认定该条例又在第二款和第三款中规定: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二)工伤认定的实质要件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银行关于发送《中国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关于发送《中国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国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分行,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
市、南京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西安市、杭州市、济南、浦东分行:
中小企业(包括国有中小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最具有活力的部分。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有着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国家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对中
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一直把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作为全行的工作重点,中小企业在中国银行贷款占有相当比重,其中总资产2亿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外汇贷款占中国银行外汇贷款的30%,人民币贷款占中国银行人民币贷款的 57%。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中小企业将全面走向市场
,成为享有高度自主权的经济主体。总结以往中国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经验和教训,解决好目前中小企业贷款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好贷款对象和项目,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今后中国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战略性需要。
为了贯彻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做好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工作,总行于1998年9月16~18日在厦门市召开了中国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座谈会,经过会议认真讨论,形成了《中国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现下发你行希望认真学习,并在工作中结? 鲜导使岢怪葱小? 在当前形势下,各行要充分认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改善服务,加强信贷管理,做好中国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工作。

附: 中国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的优点是生产、经营、分配机制灵活,决策权集中,利益分配明确,对经营管理有利。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时间短,负担轻,对市场信息反馈较灵敏,船小掉头快,投资回收快,适于拾遗补缺。中小企业的缺点是规模小、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差,经营管理和决策不规范
,产权不明晰,生产技术水平低导致产品竞争力差,还贷意识差、逃废债问题严重。
二、中国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基本原则
在中国银行“四重”战略的整体框架下,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坚持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积极谨慎的原则,充分做好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工作。
三、中小企业贷款对象的选择标准
各行应该树立营销观念,加强竞争意识,积极主动地做好中小企业中优质客户的筛选工作。在选择客户时,应遵循以下三个标准:
(一)重点选择“三有”企业,即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企业。选择的企业要确实能给中国银行带来较好的综合效益。
(二)选择技术先进、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企业。
(三)要特别重视企业经营者的品德素质,选择经营者品德好、素质高、领导班子能力强的企业。
在具体的企业和项目的选择上,要注意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认真学习国经贸综合[1998]536号文的精神,主动向当地计委、经委了解工业企业和项目情况,向外经贸厅(局)了解三资企业和项目情况,向税务局了解当地利税大户情况,根据以下原则做好贷款企业和项目投向的选? 瘢? (一)行业投向选择:应重点支持电力、交通、通讯、电子等行业和本地区优势行业,尤其要向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型材料等朝阳产业以及其他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的行业倾斜。在同一个行业中要重点选择行业排头兵企业。
(二)体制选择:应该重点支持产权明晰、管理规范,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
(三)规模选择:优先支持具有经济实力、有一定市场份额、技术管理成熟、发展潜力大的中型企业。对于小企业的支持要符合上述的三个选择标准。
(四)经营方向的选择:应该重点支持生产型企业,在支持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时,应该优先支持大企业本身是中国银行客户并且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与之配套确实能做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中小企业。
(五)地区选择:应该重点支持有一定工业基础、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以及还贷意识好、信用好的地区。
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在对中小企业进行选择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支持或限制。
第一类企业:对待中小企业中的优质客户应充分发挥中国银行整体优势,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在贷款支持上要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在贸易融资、结算、信息咨询方面予以指导和扶持,帮助企业理财,做好中小企业参谋。
第二类企业:对条件好、信誉好、与中国银行关系密切,但暂时亏损的企业,可以贸易融资形式为主进行支持,也可以采取封闭贷款形式予以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如贴息或有还贷保证)下,采取扭亏增盈贷款等多种形式对企业进行支持。但是对于新增贷款,
应严格落实好贷款抵押和担保手续,切实保证新增贷款的安全。
第三类企业:对于下述企业应该限制支持:(1)重复建设、经营水平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2)无法经营,贷款收回无望的企业;(3)有还款能力但不归还贷款的企业;(4)经营状况不佳的外贸企业;(5)资本金小并且经营场所不固定、没有固定资产的中小型三资企业和商贸企? 担?6)规模较小的个体企业。对于上述几类企业要一方面限制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各种手段收回已有贷款。
四、加强贷款管理,防止企业逃废债
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存在金额小、比较分散、相对风险大、贷款管理成本较高等特点,各行在贷款管理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审批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严格审查。首先,要坚持审贷分离、统一授信原则,把好贷款“三查”关,落实好贷款责任制,坚决杜绝个人放款,人情放款。其次,各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上收中小企业首贷户的审批权,把好贷款的投向关。第三,在贷款审查过程中,
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落实有效的贷款保证,坚持以抵押贷款为主的原则,并应认真研判抵押物的变现性和手续的可行性。
(二)各行应根据总行制定的《中国银行贷后管理办法》,加强贷后管理。要经常深入企业,及时跟踪企业的贷款使用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确保中国银行的贷款安全。同时要充实信贷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信贷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加强与主管部门配合,积极参与企业转制,在确保中国银行贷款安全的前提下,借企业转制之机盘活中国银行不良资产。在企业转制过程中,要及早介入,积极参与企业债权调查、资产评估等工作,及时跟踪企业转制的全过程;实事求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落实中
国银行债权;完善企业转制后的贷款担保等手续,以便一旦出现法律纠纷使中国银行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四)对于企业转制过程中出现的逃废债问题要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行及地方政府反映;对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企业逃废债行为,要把握诉讼时效,加强依法收贷的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银行权益。对逃废债严重的企业和地区要坚决给予制裁。



1998年10月12日
劳动法律实务系列之三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到底有多长


                 建中美律师事务所  黄若辉

  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施行的我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这是目前为止我国最为权威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规定。创设时效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稳定民事关系,保护民事流转;还可以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进而也有利于纠纷审理机构正确及时审理案件。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法律已明确规定了六十日,这本无可争议。但原劳动部(现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同)在第85条中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国家最高劳动行政部门所作的行政解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该解释“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于上述关于“劳动争议发生日”解释,不具备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权威与效力,基于此,在实务在就有人对上述劳动部的解释提出了质疑,不认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而认为“劳动争议发生日”应当作为确定劳动仲裁时效的始期。实务中劳动争议六十日的申请期间的始期是从何日开始起算或者说是从“争议发生之日”,抑或是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这成了争议的焦点,致使相同的案件却因理解的不同,却有两种的截然不同的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的结果。
  笔者认为《劳动法》将“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作为界定劳动仲裁时效的始期在实务中容易被滥用且亦难认定。特别是在有些争议案件中表现得犹为突出,《劳动法》的这一规定不但不符合及时劳动争议处理原则,而且反而引发出许多不该发生诉讼与纷争,给企业的安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企(也包括非国企)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萎靡不振,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水平不高,许多员工因企业效益不好等原因,没有办理任何手续情况下离开了企业。经过很长一段时期后,企业就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或本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员工长期连续旷工为由将员工除名。此后,劳动关系当事人事实上脱离了劳动关系,时间久了,企业内被除名人员多则上百,少则几十人。近年,由于国企改制、破产、关闭解散、搬迁等原因,员工身份身置换或解除劳动关系可领取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金,这一经济利益刺醒了“沉睡中的权利”,这些早已被企业除名的员工认为企业是在搞“秘密处决”,纷纷以企业当初除名决定未送达且不知情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并要求撤销企业的除名决定。在这些众多的不服除名的仲裁案件中有的员工被企业除名已达五、六年之久,甚至有的达十几年之久。这些“沉睡的权利”成了冲击企业经济利益的“永远的心痛”。因各仲裁机构及法院对如何理解“劳动争议发生日”存在明显的不同,对此类案件也常常做出结果迥然不同的判决或裁定。
  几年前,笔者曾受一企业委托代理一起群体除名争议案件。几十名申诉人称因获知企业搬迁,到厂查询始知企业早于四、五年前将本人除名但没有送达除名决定书。故劳动者诉请判令撤销企业除名决定。仲裁委以超过时效不予受理(仲裁委若认为超过时效,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做出实体裁决驳回诉请)。一审法院以劳动者是在四、五年后到厂才始知权益被侵害,认为“劳动争议此时才发生”,遂认定本案未超过时效,并认定企业除名不符法定程序撤销了企业除名决定。但二审法院却采纳了笔者的观点以劳动者在“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期间未申请仲裁”即现已超过时效为由,撤销一审法院判决并判决驳回劳动者的诉讼请求。此案法院终审后劳动者不服从而引起当地检察机关的关注,拟启动抗诉程序,后检察机关经过慎重审查,最终主动做出了终止审查决定书。
笔者认为,确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应当以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被侵害之日为依据,这符合劳动法律关系的特殊属性与处理劳动争议基本原则的。
  我们知道劳动法律关系并不完全等同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存在着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从属关系,这种从属关系表现为劳动者要接受用人单位的日常劳动生产管理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规则,从而获得劳动报酬权与待其他劳动保障权,这种具有身份隶属的密切性,需要该关系主体双方以主动的积极行为加以维系或创设的。劳动者长时间不与企业发生工作关系、工资关系、保险福利关系以及所有与劳动关系有关的其他关系,这证明劳动者一方其客观上存在知道其权益被侵害的事实与条件(如用人单位长期拒发工资、不办理社会保险等),但劳动者主观上放弃了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的愿望,放弃了采取有效手段保护自己权益不被持续地受到侵害。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这一规则中,“知道”是指有证据证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侵害的日期;“应当知道”是指根据一般人的认知水准与常规常识推定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就本案而言,虽然企业现在无证据证明当年已合法有效地将除名决定送达当事人,但从劳动法律关系明显有别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密切性”中可以证明在长达数年的不正常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具备了一般人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条件与可能。因此,“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劳动争议发生日,而不应从侵权行为终结之日起计算。其次,《劳动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表明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也是有别于处理其他争议的特殊之处。为此,我国在设计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时,特别规定为六十日,这不但短于民事诉讼中二年的一般时效,而且也短于民事诉讼中一年的特殊时效。同时,在处理劳动争议的二种程序中,一般程序六十日审理期限的规定及特别程序十五日审理期限的规定,都是为及时处理劳动争议在程序上所作的设定。再次,将劳动争议发生日界定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侵害日”,也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这样也便于当事人对我国整体时效制度的了解与掌握。劳动争议有别与一般的民事争议,劳动争议是发生在特定主体之间的权益纠纷,且争议的发生始于劳动生产过程,最多地发生在生产与流通领域。因此,能否及时处理劳动争议,将直接关系到劳动者、企业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生产秩序与社会的安定。若将“劳动争议发生日”作为的劳动仲裁时效的始期,可能在实务中会被错误地解读为的无限延长,这与及时处理劳动争议原则相悖。
  仲裁或诉讼时效制度的设计是在提醒权利人及时主张权利,以期达到节约司法资源、减少诉讼成本与及时平息纷争之目的。而现行《劳动法》规定以“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作为劳动仲裁时效的始期,因在实务中难以把握与界定,易产生歧议,不利于权利人或被侵权人及时申请仲裁,导致争议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造成当事人对权利的漠视而让权利“沉睡”,而这种“沉睡的权利”又似乎遥遥无期,难免让权利的相对方发出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到底有多长?”之感憾。笔者建议,由立法机关或审判机关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做出权威性解释,明确规定劳动争议发生日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并可在修订《劳动法》时直接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六十日,从劳动争议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同时,对是否适用中断、中止及其适用中断、中止的情形做出明确规定。创设具有我国特色的劳动仲裁时效制度,是处理我国目前劳动争议的客观需求,也是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2004年8月7日于福州乌石山书屋